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“上新”當代藝術展 |
|||
來源: 海淀報 發(fā)布時間: 2024年04月03日 | |||
3月28日,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“看與被看:當代藝術展”開幕,,13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70余件作品亮相,,包含繪畫,、雕塑,、攝影等藝術門類,。展覽將展出至6月12日,。 據(jù)了解,,首屆當代藝術展“存在之境”于2021年10月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后,獲得藝術家,、觀眾和媒體的好評,,這成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繼續(xù)策劃舉辦當代藝術研究性展覽的良好開端。為此,,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于今年3月再次舉辦第二屆當代藝術展“看與被看”,。展覽分為記憶中的“看與被看”,、當下境遇中的“看與被看”,、文化轉換中的視線三部分,由諶河,、劉曼文,、郭全忠等13位藝術家的70余件作品組成,從不同視角展示當代藝術中有關人與人,、人與自然,、人與社會關系的文化景觀,。作品呈現(xiàn)藝術家的敏銳洞察力和藝術創(chuàng)造力,向觀眾展示當代藝術的獨特魅力,。 第一單元“記憶中的‘看與被看’”中,,四位藝術家諶河、劉曼文,、郭全忠,、洪磊的作品和記憶有關,包含了歷史文化社會與個人經(jīng)歷,。令人感興趣的是,,有時視角決定創(chuàng)作手段,有時手段也會引出新的觀看方式,;第二單元“當下境遇中的‘看與被看’”展示了楊少斌,、閆平、洪浩,、翁奮四位藝術家的作品,,讓我們認識到,身邊一些事物我們經(jīng)常習以為常,,視而不見,,但藝術家卻將它們“照亮”,讓我們看見,。藝術家用他們的敏感,、認知、問題意識以及尋找新的表達方式的決心,,照亮了我們,;第三單元“文化轉換中的視線”中的五位藝術家顧黎明、紀連彬,、于振立,、李占洋、丁乙,,將傳統(tǒng)文化作為一種情感表達的出發(fā)點而不是終點,。前者是基于個人感情和經(jīng)歷,從個性色彩去探索新的形式,,后者可以看作一種理念,,一種目標,一種決心,,一種類似“烏托邦”的夢想,。 在這些作品中,不少平凡生活中的瞬間被放大,。例如,,展廳內一幅繪畫作品《選村官》,,用水墨疊加素描的手法,描繪出紅色的選票紙,、村民懷中抱著的胖娃娃,、坐在板凳上看熱鬧的村民等景象,展現(xiàn)出我國20世紀末村民投票選舉村長的生動場景,。作品出自畫家郭全忠之手,,在4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,“農村”一直是他創(chuàng)作的主題,。作品中的樸素畫面,,也喚起了不少觀眾的記憶和共鳴。展廳里,,還有象征希望和活力的金色向日葵,、令人心曠神怡的白云和流水、浮想聯(lián)翩的多彩色塊……藝術家們用簡單的元素勾勒出豐富的意象,,讓觀眾在“看”中生“思”,。 展覽總策劃杜鵬飛介紹,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展第二次登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,。未來,,該館還將逐漸豐富館內收藏體系,滿足博物館學術建設和展覽需求,,向師生,、社會觀眾和藝術愛好者們,傳遞有思考,、有美學的當代藝術之音,。 (記者 肖威) |
|||
|
|